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老城素有“湖区”之称,垸内有蠡田湖、碑亭湖和黄家湖三个主要湖泊,水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鱼米之乡。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史料篇

据历史记载,沿江堤防的形成始于晋唐,明清已素有长江支流之分,相距千百载。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史料篇

老城地处江汉平原,北临长江,东南依松滋河西接丘陵,西南傍庙河、木天河。自晋设县建治以来,为防御南江水患,始筑朱家埠大堤,人称官堤,亦称皇堤,今称长江干堤。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地理篇

老城,北枕长江,自古以来依托黄金水道,舟楫之便。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地理篇

1958年以来,老城共修有3座水库(不含组级)、开挖了9渠16沟和23处涵闸泵(灌)站。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地理篇

平原湖区共有2滩(不含行洪外滩)4湖5洲10垸。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地理篇

老城:松滋老县城故名。自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设县治至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长达1600余年。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义兴村1950年后属老城区永丰乡。1958年为松北公社义兴大队。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1980年因大队名称与当地地名不一致,永丰更名为俞家渡大队,高丰更名为天星市大队。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1980年因大队名称与当地老地名不一致,以村内原有文昌宫庙宇而更名为文昌宫大队。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横堤村1950年后属老城区上明乡。1958年为松北公社横堤大队。1961年属(老城区)大口公社。1970年横堤、立新与民主、和平两个大队部分生产队合并,仍为横堤大队,属(老城区)燎原公社。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一柱观村1950年后属老城区上明乡。1980年因大队名称与当地地名不一致,更名为一柱观大队。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木马口:据传,清初吴三桂领兵经过此地,被村口的庙河拦住去路,于是命人伐木建桥,因其木桥建成如马立于山口,故名木马口。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胡家岗位于一柱观以东与杜家圈子交界处,此处有片岗地,居住着胡姓人家,故名。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凤凰岗村1950年后属老城区上明乡。据传:1882年前,村内有一条长一公里的岗地,形似传说中的凤凰,故名凤凰岗。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该村1950年属老城区上明乡。以境内自然集镇更名为朱家埠大队。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碑亭村原属枝江县,1950年后划归松滋县,名澌洋村,属老城区和平乡。以境内河名更名为碑亭(河)大队。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金闸村1950年后由枝江县划归松滋县,属老城区和平乡。以当地排水闸(金闸)命名。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芦尾村原属枝江管辖,解放后划归松滋。以地处芦洲尾部更名为芦尾大队。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芦洲村解放前属枝江县,解放后划归松滋,以当地沙洲盛产芦苇而得名。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新华,明清时期至民国年间,杨家洲子属枝江县,大洲子属松滋县。2005年大洲再度并入新华村,新华村民委员会属老城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大堰头在明清时期至民国年间该地有一能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水源且设有48个埠头的堰塘,故名大堰头。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明清时期江心洲小,时人称其为“戥盘洲”。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七里冲东侧自风包岭由南向北酷似巨龙蜿蜒数里的山脉直奔松滋河,相传此山岗系龙脉,与七里冲西侧凤凰沟的凤凰图腾形成龙凤呈祥之势。因其山峦岗地泥土呈白色(俗称糯泥),故名“白龙埂”。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村居篇

松滋茶马古道确实早就存在。五峰茶马古道已被考证,松滋有古道,有驿站也是事实。

继续阅读向光荣2018年11月22日古城篇

老城城老人不老,历尽沧桑韵犹存。

继续阅读向光荣2018年11月22日古城篇

老城,曾是松滋的老县城(至今仍有一些老人称其为“松滋城”),因而她在松滋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文化地位。老城八景古诗就是见证。

继续阅读向光荣2018年11月22日古城篇

当时,城垣呈椭圆形,周长7.3华里,高9米,厚约0.8米,内筑土堤,宽约7米。城瓮青石构筑,分东、南、西、北四门,建有城楼,二丈宽护城河绕城一周。城内有四街十二巷,东西街的中心点建有登云楼(俗称鼓楼)。庙宇牌坊遍布其中,并利用自然地形兴建了一些楼、台、亭、榭,组成城内“八景”、城外“六胜”,是松滋古代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古城篇

历史上称为松滋城,国民党县政府迁走后,始称“老城”,即古老县城之意。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古城篇

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有秦砖汉瓦的风骨,这里的一草一木饱含唐诗宋词的遗韵;每一座巍峨屹立的山峰都有一个灵动的名字,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都有一种温润的称号。

继续阅读2018年11月22日前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