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对联杂谈

有人喜欢国色天香、千娇百媚、雍容华贵的牡丹,也有人喜欢清雅脱俗、超凡大方、淡雅无奇的秋菊。有人喜欢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也有人喜欢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傲霜斗雪的腊梅。然而我却钟爱那山间田野、路边池旁的小野草花。当严冬过后,第一声春雷响起时,蛰伏在千里冰封土壤下的野草花就开始萌发。当第一场春雨降临初春大地时,它们就与孕育着的百花率先来到大地上。红的、黄的、白的、蓝的,漫山遍野竞相绽放。它们有强大的生命力,不需要人们刻意的培育。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怀古七绝《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时的开国元勋王导和谢安在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的豪门大厦,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就灰飞烟灭了。然而在早春时节,南来的春燕来到乌衣巷时,再也找不到那高大的门楼豪宅,只能飞到寻常百姓家了。但桥边的野草花,仍然是一年一度在“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时候开放。对联这种文化形式,在小说、散文、诗歌这一方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文艺园地里,只是一朵小小的野草花。诗人臧克家早在1961年12月曾写过一篇短文,称颂“对联是中国文艺园地里一朵别致的小花”。说明“对联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联,但它却充满诗情和哲学的意味”。

对联是何时出现的呢?据查,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每当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即用桃木板两块上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时,对联的应用范围扩大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最快的应归功于洪武皇帝朱元璋,他在南京龙登宝座以后,每逢春节便命全南京城各家各户都要写春联,歌颂皇帝的文治武功,国家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幸福安康,各业的发达兴旺。正月初一的早晨,他带领群臣上街私访,若门口未贴春联者要受到重罚。此后发展到全国,每逢过年都要写春联。因此在这一时期,写对联在全国发展普及得最快。开始时写对联是文人骚客们的专利,以后普及到山野村夫、江湖渔樵,只要是认识几个字的,都可以熟练作对。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撰写对联这一古老文明的习俗,被人们继承下来。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文坛名人,都写过不少好的对联。随着白话文的崛起,对联这种艺术形式也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使对联创作更为普及。

对联大致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行业联、交际联、庆贺联、灯联、迷联、器皿联等等。还有以修辞技巧见长,诙谐幽默的趣联,如叠字、拆字、谐音、双关。有可用于自勉、警策、题赠的格言哲理联。有对反动势力的嘲讽揭露,对缺点弊病教育警戒的揭露联。这些讽刺揭露联入木三分,短小易记发人深省。对联的主要特征首先是字数相等,上下联无论字数多少,一定要相等才称其为对联。第二是句法相似,上下联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三是平仄相对,一般说来,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必须是平声。四是内容相关,对联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连。形式上要对偶工整,内容上要有机联系。现在写的对联没有古时的对联那样要求严格了,打破过去讲究严格的平仄韵的规矩,只要对仗就行了。因此现在的对联也比较好写。

有些对联比较深奥难懂,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的历史知识是不行的。如誉为“今古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为清康熙年间,陕西三元布衣孙髯翁所作,全联180个字。上联把滇池的湖光山色描写得气象万千,下联把数千年云南历史纵贯一气,最后几句伤感味甚浓,读来颇感其史实渊博,文笔精妙,功底深厚,用心良苦。但有些对联就比较好懂了,现举一例,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位置离休后,放下了数十年辛勤繁重的工作,离开了喧嚣繁华的城市,回到湖南老家。在家乡做了三间瓦房,与老夫人一起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1985年,他的老朋友画家黄苗子去看望他,即景生情,画了幅漫画送给他。三间陋室后面苍松翠竹,稻场前面溪水潺潺,屋前竹拖椅上躺着一个老头,左手拿着报纸,右手摇着巴扇;宅边菜园的篱笆旁,一老妪手端巴撮,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围着她要食。在画上题了一副对联曰,“三间陋室坐也由我睡也由我,一个老妇远看是她近看是她”。这个对联浅显易懂,但其含义有多深啊!真有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超脱世俗,隐居林泉的隐士生活韵味啊!

由于工作需要,我曾到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地,不去闹市商铺,而到有名胜古迹的地方游历,凡是见到比较好的对联就记录下来。1990年参加全国统计调查训练班学习时,有幸到山海关老龙头游玩,在老龙头以北一千米处的海边,有一孟姜女庙,门口有一副对联曰:

海水潮潮潮潮潮潮潮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我沉吟了半天才把它念通,应读海水曹招招曹招曹招落,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民国初年,孙中山、黎元洪在中国南方当总统,不几天后,北边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吴佩孚也当起了总统。于是背景街头就出现了一副对联曰:

民尤是也,国尤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幅对联明明白白的骂国民政府的总统不是东西。

也是清末民初时节,全国提倡白话文运动,取消用八股文考状元的考试。有一年全国高考,语文考题是对对联,题目只有三个字:

孙行者

这个题目考到了不少考生,但也有一个考生答得非常好:

胡适之

因当时胡适刚刚在北京大学任教,这位考生想起了他的名字,孙对胡,行对适,者对之,答得非常贴切。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北京称帝,改元次年为洪宪元年,不到6个月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他忧惧而死。这时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袁世凯死了

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有人说这幅对联上联5个字,下联6个字对不起来,作者答曰,“本来嘛,袁世凯怎么对得起中国人民呢?!”这是我所知道的中国第一幅字数不相等的对联。

在杭州西湖岳王坟前有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在清乾隆年间,浙江进京赶考的举子同游西湖,在岳飞坟前对一个姓秦的举子说,面对跪在坟前你的先辈秦侩作何感想。他信口作了幅对联:

人自宋时羞名侩

我到坟前愧姓秦

四川成都锦江边有一座望江楼,清末有人出了一幅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此联一出,数年间无人能对。几年后有人在四川某地发现一口井,名曰“映月井”,他马上灵感乍现,这不是一幅很好的下联吗: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

对得非常贴切。

还有很多有趣的对联,如偏旁用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对联。

烟锁池塘柳

炮镇城海楼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是用方位组成的对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单戈独战

琴瑟琵琶八大王合手擒拿

这是组字的对联。

还有用唐宋诗词组成的对联,如:

松间明月长如此(宋之问)

身外浮云何足论(白居易)

万卷图书天禄上(李白)

四时云物月华中(许浑)

阳羡春荣瑶草碧(钱起)

兰陵美酒郁金香(李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

月如无恨月长圆(石延年)

啸起白云飞七泽

歌吟绿水动三湘(李白)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

闲开新酒尝数盏

醉忆旧诗吟一篇(白居易)

风自远来闻笑语

水分流处见江湖(苏东坡)

我学写对联是文化大革命时开始的,在文革中没有别的收获,只是学会了写毛笔字。虽然在解放前老师教过写字的笔顺和方法,但由于小时贪玩,无论是打手心揪眼皮,总是没把字写得像样一点。文革中要办墙报写标语写大字报,字写差了别人会笑话你,于是就下决心学会了刻钢板,写毛笔字。什么仿宋、方块、黑体、隶书都有点入门。那时每逢春节,供销社各门市部都要贴春联,办公室的同志们回家过年也要带些对联回家。基层社办公室文书邹少先和我到腊月二十四开始要写100多幅对联,都是按图索骥,照对联书上写。1995年,供销社企业已经解体,我们退休前每月只发100元的生活费,过年时生活拮据,于是就在街上摆摊卖对联挣酒钱。后来每逢别人家庭婚嫁或新居落成,就请我写对联。记得解放前请老先生写对联要请先生坐上席,写完后还有利市钱。而我给人家写对联只要人家拿纸来,我有笔有墨,写完后一包烟一包喜糖是一定要的。但我从不收人家的钱和吃喝。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门上的春联都是自撰自写,有抒怀明志的,有针砭时弊的,有歌功颂德的。现就我自撰的几幅对联抄录下面。

1996年是我和老伴60岁,这时刚刚退休,心情不好,又恰逢我岳父90大寿,这年的春联是:

泰山双耄耋晚年如意

乾坤两花甲岁月蹉跎

2006年是我和老伴70岁,我仿郑板桥六十寿辰自题寿联,撰联是:

入古稀岁月蹉跎,今朝有吃有穿有用有住,历人世沧桑,同布衣有情,喜夫妻齐眉偕老

步耄年光阴荏苒,往昔不吹不拍不欺不诈,阅世态炎凉,与名利无缘,欣儿孙绕膝承欢

1991年,全国贪污腐败问题严重,一些贪官污吏和社会上的黑恶势力,利用企业转制,土地出让,下海经商等大肆侵吞国家财产,说什么管它黑钱白钱,捞得到的就是好钱,同时有大批贪官携款外逃。在文艺界也有一股不正之风,有些人只要爹妈给他生了一副好嗓子,连曲谱都不懂,把五线谱当做蝌蚪文,抱着录音机学唱几遍,便登台上电视赚钱。还有人一幅鸭公嗓子,像叫花子喊街,听起来真叫人作呕,但他们还是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频频亮相。也不知道电视台的编导们是如何欣赏艺术的。因此我写了一幅对联讽刺他们。

皂白不分,何论赤橙黄绿青蓝紫

雅俗共赏,哪管哆来咪伐嗦拉稀

2004年是甲申年,60年前也是甲申年,那年是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郭沫若在重庆写了《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阐明了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他们在1644年推翻了大明王朝,进京以后开始享乐腐化,不思进取,大抢金银珠宝,宫娥彩女。尤其是大将刘宗敏,还霸占了陈圆圆,引起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李自成兵败南逃。毛泽东在这年的延安整风中把这篇文章作为重要文件来学,以告诫全党革命成功夺取政权以后,一定要把李自成的失败作为前车之鉴。这年我的春联是:

前车之鉴,牢记已是甲申三百六

后事之师,勿忘延安整风六十年

去年春联与酒有关,因有喝酒的爱好,我自己门口的春联是用古诗的歇后语写成:

醉翁之意不在,劝君更尽一杯

白日放歌须纵,呼童烹鸡酌白

横批:花间一壶

给朋友赠送的一幅春联是以酒的品名为题写成的:

黄鹤楼畔白云边处葡萄美

白兰地里杏花村中稻花香

此外,我还撰写过不少婚联和喜联,多半是藏头联。即联头含公老的名讳,联尾是儿媳的名字。写得比较雅,不是太俗。没有什么公老烧火等庸俗之意,使人看后一笑了之。

现举一例,松三中周华章和朱有梅老师新婚,朱老师的父亲与我乃发小、莫逆之交,请我帮忙主持婚事,我给他家撰写的婚联是:

华章字字珠玑,隆冬时节幸有梅

有梅朵朵绽放,飞雪之季读华章

这幅对联上下连接,头尾都有新郎新娘的名字,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这个“幸”字,即可当形容词也可当动词。因过去皇帝到后宫嫔妃那里去过夜称之为“临幸”。

还有很多对联我随写随丢没有保存,尤其是一些针砭时弊的对联不敢记录下来。以上仅为我写的几首比较容易记的对联,以供读者茶余饭后品之。

戴家银戴家银

戴家银,男,1936年出生于松滋老城西街,中共党员,高中文化,老城供销社退休干部,松滋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在市级媒体发表。2016年2月10日(正月初三)病逝,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