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老城古八景诗赏析

老城,曾是松滋的老县城(至今仍有一些老人称其为“松滋城”),因而她在松滋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文化地位。老城八景古诗就是见证。透过古诗可以看到古城之昔日輝煌,回味其生动故事,透过八景可以穷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先辈的智慧和反思吾辈的作为。

景一高山鸣凤

诗云:“非梧不住竹为食,祥凤南山鸣好音。信是神岗原有主,松滋福地古传今。”

高山鸣凤即鸣凤山,城南一里处有座高家山,自古就有高山鸣凤之说,故亦称之鸣凤山。古县城坐北朝南,南依鸣凤山,北临松滋河,辖制千年有余。此乃“松滋福地古传今”。鸣凤书院、试院、考棚为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1905年“高等小学堂”就是购买鸣凤书院后800余丈土地而建的名冠荆楚七县之首的新式学堂,即现在的老城小学。1949年解放后,城南鸣凤山至桥头河亦称鸣凤大队,1970年并入宝塔大队,2005年宝塔村再度并入白龙埂村,白龙埂村民委员会属老城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鸣凤山曾为鸣凤村乃至后来宝塔村村部所在地,现在的鸣凤山已被开发为春绿花飘香,金秋桔橙黄的水果基地。真道是“祥凤南山鸣好音”。

景二莱洲霁月

诗云:“人间也有蓬莱界,北野仙洲一夜来。云散雨收青一色,黄昏瞰月映天开。”

且说夜莱洲,“北野仙洲一夜来”,岂非天方夜谈。孰不知,古代县北松滋河乃黄金水道,上入巴蜀,下达上海,南抵洞庭。古渡西门河文人骚客驻足于此,孟浩然、杜甫、刘禹锡、司空图等均有名诗佳作流传于世。“莱洲霁月”之仙景即在古渡西门河下游、县城以北两江夹一洲。每当云散雨收或晚霞散尽,夜暮降临,皓月当空,天水一色,江面构成一幅人间美景。那时江心洲小,故称“戥盘洲”。解放前,江心、来洲曾属枝江管辖,1950年划归松滋,五、六十年代属松北、城东人民公社,七十年代初期曾并为一村,后分设,2005年复并一村为江心村民委员会,属老城镇人民政府。江心、来洲确属沙洲,素有“金筛子”之称,村内无沟无渠无闸无水田,雨住田干,只宜栽种棉花和旱杂粮,盛产花生、甘蔗、瓜果等。“人间也有蓬莱界”,江心洲虽小,却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如今,中央、省、地、县各界领导、专家学者、创业精英几十人。中纪委秘书张一才年近八旬,美籍华人杨深泉博士刚过天命,重庆市扶贫协会会长杨子江岁仅三十六、七。此乃杰出代表。

景三西垣晚眺

诗云:“夕阳西射大江红,遥看千帆是转篷。落雁横空鸣断续,归人登岸笑声隆。”

古渡西门河,出古城西门(城门即为今刘邦林私宅处)经外街行半里便可到达。千百年来,西门河就是热闹繁忙的古渡口,许多过往船只在此停泊。古城北临长江,西枕三峡,站在西门河江堤上放眼望去,岸边樯桅林立,江上百舸争流。朝西南远眺,巴山峡峰,层峦叠嶂隐约可见。昔日西门河岸,几十级宽大条石台阶,货运码头跳板连连,上下往来,穿梭不息,一派繁忙。客船渡口人头攒动,迎来送往,喧哗熙攘,好不热闹。确是“归人登岸笑声隆”。傍晚,霞光渐去,暮色降临,清风拂面,江水流淌;入夜,船灯齐亮,万盏明光,群星皓月,交相辉映。如今,古渡西门河已成季节河,河床淤塞,江心沙洲远突,巳不见昔日千帆,更难见落雁橫空。但古渡西门河仍为老城人永久的记忆,挥之不去的心灵港湾。

景四莲池戏鱼

诗云:“昔日伍公故里存,只今归儒尽知尊。年深宇没莲池在,惹得游鱼逐锦鳞。”

昔日古景莲花池,南面城隍庙,北面伍宅、碑亭、牌坊及六人合抱的皂角古树,构成一组气势恢弘的建筑群。解放后,城隍庙大殿改为粮食仓库,1958年大办钢铁,焚香炉进了土高炉。1968年,这座古寺被毁,夷为平地。如今,莲花池北,西门河静修庵几经迁徙,由第三代主持释贞鑫领衔,再建静修庵于此。从2001年起,历时三载,化缘得善款20余万元。先建后殿,两年后再建前殿,共两重12间,面积820平方米,其庵落成后,虽非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但也庄重肃穆,雄伟壮观,为莲花池增添几分风景。

昔日莲花池一道栈桥直达池中央六角亭,亭中有桌凳,县城里的文人墨客们可以在此对弈、品茶、饮酒、赏荷、赋诗。池中水深一米五左右,水质清澈见底,五六月间莲花满池,鱼翔浅底,是渔者垂钓、儿童戏水采莲的好地方。

试看当今莲花池,“年深宇没莲池在”,却淤泥满池,垃圾堆积,进出受阻,渲泄不畅,蚊蝇飞舞,一潭死水,臭气熏天,亟待整治。余通过走访调查,周边居民强烈要求当地政府应纳入议事日程,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宜居新老城。使莲花池还昔日辉煌,呈昨日盛景,营造古城人民休闲娛乐、生态文明的良好环境。

景五玉带清溪

诗云:“一衣带水玉波平,何须釆藻敬神明。文昌宫学天真府,活泼童生尽国英。”

再谈护城河,始于明而续之清,筑城构墙开挖护城河距今已有540年。昔日护城河源头始于进洪闸,分两支,一股入莲花池经南门溪沟至文昌宮汇入董家潭流向东门,另一股则由西向北径直流到东门与西南一股合流,形成环护城河东下,注入城外大渠之中。当初,护城河宽二丈许、深八尺,绕城一周。护城河水清花香,鱼跃蝶舞,绿叶荷花,蜻蜓点水,两岸垂柳成行,野花簇簇。那时护城河犹如玉带环绕古城四周。

“文昌宫学天真府,活泼童生尽国英”。位于东街南侧溪沟边的文昌宫,门前石桥流水,寺内古槐参天,院墙高筑,殿堂耸立,石佛石碑立于两侧,一派幽静肃穆,正气浩然。寺内供奉着文昌帝君,亦称文曲星,乃掌管世人功名利禄之神。文昌宫在解放前被大地主刘昌嗣改为中正中学,解放后六十年代初,老城镇中创办于此,松(滋)枝(江)宜(都)三县学子来此就读,也曾师生和睦,学风优良。可惜的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文昌宮却毁于“文革”,片瓦不存。

景六仙尊朝晖

诗云:“庙阍天下朝南开,此独向东寺亦奇。日日朝晖参法相,人间胜景似蓬莱。”

且说开利寺,乃天下一奇。老城东街北侧关帝仁威开利寺三座庙宇,仁威观和开利寺同在鸣凤书院内,即后来松滋第三中学和老城小学。仁威观西端是松三中,老城小学东南面院墙角便是开利寺,坐西朝东,“庙阍天下朝南开,此独向东寺亦奇”。开利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仍为老城小学办公室,后在校园改造修建教学楼时被拆。从此,仁威观、开利寺便不复存在了。

景七云塔蔚观

诗云:“祥云绕塔四方接,红树青山白水幽。烟火万家陇不断,往来如织路人稠。”

城东云联塔(俗称宝塔),巍然屹立,雄伟挺拔。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塔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塔呈六棱形,共五层,古朴庄重。塔门上方石刻横匾上书“雲联塔”三个大字,方劲古拙,丰筋多力,乃时任县令陆锡璞所书。塔底层全为坚石构筑,由此而上,砖石并用。塔內石阶旋级而上,每层各方皆有斗大窗孔,可瞭望数十里。若遇晴空朗日,登上顶楼,西展长江帆影,扁舟疾行;北望良田千顷,麦浪滚滚;南观连绵山岗,梯田稻黄;东见古道蜿蜒,碧波荡漾。偶遇雨雾云花,轻燕低飞,风铃叮当,塔顶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仙境一般。云联塔的传说不一,但都与老城地脉有关,更与清道光年间知县陆锡璞有关。据传陆知县精通风水阳明学,他看出县城西高东低,长四里,宽一里,呈鲫鱼背脊隆起之高地系龙脉。他除把土城改建成砖城外,并在西街修城隍庙压龙头,中街建登云楼压龙腰,东门外造云联塔压龙尾;又有一说则是东门外修云联塔压其首,城中建登云楼镇其身,西门外造“白骨塔”坐其尾。到如今,除云联塔历经沧桑,得以首尾皆能相顾,其登云楼、城隍庙、白骨塔都已烟飞灰灭,不见踪影了。

景八登云春雨

诗云:“满城春雨润如酥,处处笛歌入画图。听月楼中檐马响,登云阁上喜斟壶。”

登云楼又称登云阁,俗称鼓楼。它是松滋历史上重要人文建筑,始建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1565年),位于城中,西北孔圣庙,西南放生池,东距街北200米是关帝庙,街南为文昌宫,“孔圣文昌登云楼”。登云楼底层用长约60厘米,宽、厚约为30厘米条石砌就,楼瓮长12米,宽5米,高6米,洞中行人通车,洞顶建楼。楼亭三层,飞檐翘角,雕花门窗,红漆木柱,造型精致,宏伟壮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上顶层,纵观古城全景,遥望鸣凤山、松滋河、云联塔诸景观,沃野千里尽收眼底,好不惬意!

鼓楼并不擂鼓催征,但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发挥防空袭报警作用,解放后曾将其改建成哨所和存放消防设备。由于年久失修,加之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在楼体损坏严重的情况下,1971年将上层拆除,底层石块运到西门外修了进洪闸,鼓楼从此消失,记忆中的登云楼只能在仅存的书画中追寻,在原食品所及对面民宅处去觅踪。

吾作文字记载,旨在让古城古建筑永远留在老城人民心中,不时勾起那段美好的回忆。那是老城人先辈的智慧结晶。

向光荣向光荣

向光荣,男,1949年6月出生于松滋老城白龙埂村,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政工师,松滋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老城公社财贸总支干事、党委组织干事、组织委员、党委副书记,区(镇)党委副书记、第九、十届人大主席,松滋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从事组织人事工作30年之久,长期分管党群、科教文卫和计划生育工作。现退休,终身结缘于老城,服务于老城。出任本文集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