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老城新说

老城者,区别于新城,全国各城市均有其名。仅松滋就有多处含有老城二字,松滋老县城简称松滋老城。解放后区级政权冠名老城区。新江口城区扩建前的划子咀也称老城区。仅就县(市)区(公社)管辖之老城区(镇)也有大中小之分,如不具体解释也难说清楚。老城城老人不老,历尽沧桑韵犹存。

一、体制变迁

松滋老县城位于松滋、枝江、宜都三县交界之处,北枕长江,西接三峡,南靠高家山,东临湖区平原。东径111°42'45.5"北纬30°20'38.5",由于松滋自晋荆州刺史恒冲筑上明城,亦称桓城。1600多年来,人们称松滋为上明、松滋、老城,俗称松滋城。她是松滋九朝治所。1949年7月松滋解放后,县治迁徙停靠渔划子的划子咀,名曰江口,因与枝江县的江口同名,故在江口前加上新字,故名新江口。原松滋老县城改为区级机关所在地,设松滋区人民政府,为区别松滋新老县城,于同年12月将松滋区更名老城区。区以下设小区,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指导建立农会、妇联、民兵等组织,筹建基层政权,进行减租退押,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动员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乡级基层政权建立后宣告结束,1950年12月改名第四区人民政府,1951年10月建立基层政权乡政府,规模很小,有城东、城北、城南、宝塔、五福、澌洋、江亭、芦洲、八仙、大口、保和、联和、橫堤、木马、团山、橫岭、桃岭、黄龙18个小乡,(不含1951年8月划入十一区部分)。1953年7月第四区010人民政府改为第四区公所,1954年3月乡第一次合并为城东、柏杨、芦洲、澌洋、联合、大口、木马、桃岭、橫岭、同一、语禅、观岳、团林、天星市、陈店、新联、马峪、老城(镇)等18个乡(镇)。1955年7月改为老城区公所,1956年3月再次并乡,老城区公所下辖城东、澌洋、朱家埠、柏杨、桃岭、观岳、陈店、李桥等8个乡和老城镇。1956年5月县对乡直接领导,取销派出机构区公所,设老城指导组工作,两月后取销。1957年11月恢复老城区公所。1958年9月成立政社合一的组织松北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管辖一(丰坪)大队,二(朱家埠)大队,三(大口)大队,四(澌洋)大队,五(城东)大队,集镇(老城)大队。1959年4月松北与南岳两社合并为老城人民公社,辖城东、澌洋、大口、燎原、丰坪、柏杨、桃岭、观岳、木天河、团山、李桥、陈店等12个管理区及老城镇。1961年5月公社规模缩小,重建老城区公所,辖柏杨、桃岭、陈店、李桥、观岳、团山、大口、燎原、澌洋、城东10个公社和老城镇。直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文革”10年中,于1970年10月将10社1镇合并为城东、朱家埠、桃岭、观岳、陈店5个公社和老城镇。1975年11月撤区并社,组建老城和陈店两个公社。老城人民公社,所辖天星市、朱家埠、城东3个管理区和老城街道。1984年2月设区建乡(镇),成立老城区公所,辖朱家埠、桃岭、观岳、陈店4个乡和老城镇。1987年10月区乡体制改革,建立老城镇人民政府至今。

二、规模变化

老城区三合四分,合为大老城(含十一区、南岳公社、陈店公社),分则谓曰今之老城。老城镇也有大中小之分,三个不同规模。1987年10月区乡体制改革后的老城镇,是原老城公社规模,新增加原白龙埂村,驻地为原老城区公所旧址,称大老城镇。1984年2月设区建乡的老城镇为原城东公社规模,镇址为东门外新建,属区辖中等规模老城镇。原松滋老县城1949年7月组建街道,经区考察工商各界推荐,产生了正副街长,相当于居委会。1954年3月成立区辖老城镇,镇址西街一家民房,后来迁入西街孔圣庙。1975年11月镇政府编制取销,只保留居民委员会。1954年3月至1975年11月有国家正式编制,配备国家工作人员,行使乡(镇)基层政权职能,因为辖区小,人们称为小老城镇。

三、古城布局

老城四街十二巷七十二古井。松滋老县城,她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甚多,老城藉志士名人撰写有各类文章,敘述精细、感情真挚动人,但对解放前后变化叙述不多,有些断档。有人问老城四街十二巷七十二古井在书面经常出现,但具体情况又是如何?还有松滋县县城图中城门、护城河、道观庙宇、牌坊、祠堂、伍公亭及莲花池原分布何处?今遗址何地?这一切,只有健在的八旬以上老人才知道,因此走访调查而得知四街变迁状况,即:解放前老县城图中东、南、西、北街与现在十字街所处的四条街位置有较大变化。据传,清道光年间知县陆锡璞修宝塔压王家,移东门压李家,因此原东街是从县衙(原粮管所)往东经关帝庙(现文物园)、仁威观(原松滋三中)到开利寺(原老城小学后门)。东街城门位于今之东门以北近百米(阎友玉私宅)。由此看到原县衙至现十字街段解放前属东街,而现在属西街。至于南街,现在十字街之南街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以北街对称而新辟的。自古道:“八字衙门朝南开。”所以县衙(原粮管所)正对之老南街才是原四街之南街,南街城门在赵继海等私宅处(原柴行、猪行)。西街城门在刘邦林私宅处(原柴行、猪行)。北街城门在环城路北门桥内(原棉花采购站)。十二巷即北街巷(亦称老北街),孤老院南北二巷(现镇政府东、镇机关幼儿园),古楼南北二巷(南边李述林宅后亦称泮池巷),开一天((刘卜明宅前),赵家巷(田从云私宅西),伍家亭巷,胡家祠巷(原镇卫生院住012院部后),南街东巷(镇卫生院大门对面),城隍庙巷,莲花池巷。至于七十二古井,2009年5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载明:现存65口地点及方位以附表注明,即可寻找到位。如镇政府院内第52号清代古井,位于机关食堂大门左侧,东径111°42'45.5",北纬30°20'38.5",海拔51米,占地1.44平方米。其院内中央(原花坛下)钢板覆盖的第64号古井,径纬度、海拔与52号相同。又如镇机关幼儿园内第15号清代古井,位于东径111°42'43.6",北纬30°20'35.5",海拔49米,占地2.25平方米。

四、文物古迹

古代松滋城“关帝仁威开利寺,孔圣文昌登云楼,伍宅云联月宫桥,城隍静修莲花池”。即关帝庙、仁威观、开利寺、孔圣庙、文昌宫、鼓楼、伍公亭、宝塔、月宫桥、城隍庙、静修庵、莲花池。由此组成城内“八景”,城外“六胜”。是为松滋古代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

关庙是供奉武圣关羽(关公)的寺庙。解放后曾改建成人民会场,1984年全国第一家乡镇文物园便在其原址上建成。

仁威观属道观。解放前夕,湖北省第八高级中学(简称省八高)和郧县职高迁至松滋老县城。解放后为松滋第三中学校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迁至新江口金松大道后,现已辟为三中路。

开利寺系儒教,清末至民国年间为松滋“高等小学堂”、上明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解放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老城小学办公室,后在新建教学楼时拆除,其遗址在老宿舍楼西侧。

孔圣庙居于县衙与鼓楼之间,左右相距近百米。进入圣庙必经月宫桥,解放后曾设小老城镇政府、派出所于此。1987年改建为老城镇农经站,后农经站合并到财政所,此房出售变为私宅。

文昌宫位于赵家巷东侧,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解放前大地主刘昌嗣曾在此开办松滋县中正中学。解放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老城区老城镇政府曾在此开办松滋县老城镇初级中学。“文革”中停办后,文昌宫被拆除,现仅有遗址于东村路原农商银行与居民私宅之间。

登云楼,俗称鼓楼,是当年雄居县城中部的一大景观。位于原食品所(北侧)、吴礼鹏私宅(南侧)处。吴礼鹏私宅后是泮池,亦称放生池。鼓楼底层石块及泮池石块1971年拆除运至西门河上游250米处修了进洪闸。从此鼓楼及泮池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伍公亭位于西街莲花池北50米处。

城隍庙座落于莲花池南,解放初改作粮食仓库,后被毁。改革开放以后购莲花池北民房复建城隍庙,其规模远不及原城隍庙,后经县民宗局来老城协商移址于东门外云联塔北侧,便改名云联寺。

静修庵建于民国初年,位于西门外戴家银宅东,1967年“文革”中被毁。1981年复修静修庵于赵安新宅西,因地基狭窄而于2001年再度移址莲花池北侧。居于伍公亭遗址与莲花池之间。莲花池系老城古八景之一。《莲池戏鱼》诗云:“昔日伍公故里存,只今妇儒尽知尊。年深宇没莲池在,惹得游鱼逐锦鳞。”而今可惜的是南边城隍庙、北面伍宅及伍公亭均不见踪影,徒留遗址,仅莲池虽在却不现昔日艳景。城内祠堂据说有胡氏、赵氏、田氏、李氏、杜氏、魏氏、肖氏等八处,较有名气的要数东村路董家潭西南之田家祠堂和南街溪沟西南之胡家祠堂。田家祠堂位于镇机关幼儿园旁边董家潭西南角,古朴幽静。解放后供销社在此办过火柴厂。

胡家祠堂位于现在镇卫生院门诊大楼对面,解放后曾被作为供销社食盐仓库、财政所房产仓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其原址处修建成卫生院住院部,现已闲置。

老城牌坊分为三种类型,西面距城隍庙100米有座贞节牌坊,是妇女死了丈夫,从一而终,永不再嫁,表示贞节,皇上赐给的贞节牌坊。东门外约50米处有座杀人牌坊,用于处决犯人。公益事业门前也有牌坊,如圣庙、孤老院门前均树有功德牌坊。但这些牌坊全都不存在了,014上述几座仅凭文字记录或老人记忆。古镇镇古文传古,传统文化代代传。

五、几点建议

为了深度挖掘老城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传统文化根脉,打造全域旅游景点精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全方位展示文化老城形象,建议党委政府一要加强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书记、镇长亲自挂帅,拿在手上抓。二要加大投入。文化经费纳入预算,确保必须经费支出。三要加快步伐。组织专班、制定方案,精心谋划、分步实施,文物维护、景点(遗址)树碑,编辑简介、文化包装。以此确保镇委政府打造“松滋特色镇”,发掘“松滋千年老县城文化特色”宏观目标的实现。

向光荣向光荣

向光荣,男,1949年6月出生于松滋老城白龙埂村,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政工师,松滋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老城公社财贸总支干事、党委组织干事、组织委员、党委副书记,区(镇)党委副书记、第九、十届人大主席,松滋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从事组织人事工作30年之久,长期分管党群、科教文卫和计划生育工作。现退休,终身结缘于老城,服务于老城。出任本文集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