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老城史话

千年的郡县治所

老城位于松滋北陲。她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郡县府治。

松滋,远古为云梦泽的边缘,故春秋时期称云中。鲁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楚灵王与郑伯曾来云中畋猎;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军破郢,楚昭王亦来云中避难。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名高成县;三国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名乐乡。

始称松滋,并治老城,当追溯到公元337年。老城,古名上明。东晋咸康三年,征西将军庾亮,设南河东郡于上明,且置松滋县署,郡县两府同居一城。

晋孝武太元二年,桓冲都督七州诸军,领荆州刺史,移镇上明。自此,荆州刺史皆治此,至太元十七年殷仲堪为刺史,复镇江陵,凡十五载。然县治上明,沿及六朝,皆治此。其后变迁如下:

唐时,迁江亭,后复。

南宋绍兴三年,迁瀼口,乾道六年复旧。

明成化十二年,县令石敏中始筑土城,周五里,高一丈二尺,城门四座,置楼其上,远眺江流;池阔二丈五尺,深八尺,足以抗兵事。

“嘉靖三十四年,土城渐圯,县令张家传,甃(zhòu)以巨石,井干楼橹,屹为巨观。崇祯间,县令何志孟因四方多警,又重修之,砖石之费,数以万计,三年乃成。”

“清顺治二年,知县曹鸣鹤迁治于铁嘴冈……是时土司、垌蛮奉例安插,大为民害,城垣拆毁无余,衙舍荡为灰烬,旧治没于荒烟蔓草之中,几二十余载。”

康熙十年,知县李子琰自铁嘴冈徙归旧治,自此,至1945年,老城一直为松滋县治(其间有两次暂短迁出)。从东晋侨置南河东郡立松滋县(337),已有1600多年。

悠久的古文化

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古书记载,古松滋属云梦边缘。那时,这里是一片温润、平坦、翠绿的原野。犀兕(si)麋鹿甚富,鱼鳖鼋鼍(yuán tuó)甲天下,成为人类憩栖的一方福地。

1964年,“西门河遗址”的发现、开掘,把我们的思绪伸向了更遥远的蒙昧时期,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群就在此生息、繁衍、劳作。

上明,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悠久的文化,集中地表现于教育事业。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县令邹永年即创修学宫,设“笃讲”、“议道”二堂,堂分四斋,为室三十余楹。邑人始知向学。

至元朝,迁学宫于城隍庙(城西门内)。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改学宫为文庙,复建大成殿、明伦堂。

书院始于唐,傅琼首建于老城。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知县艾恩荫建谷山精舍。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县令汪维城重修,因面向鸣凤山,更名鸣凤书院(后松滋三中)。清末改为劝学所,民国为教育局。

书院条规严格、详细。对山长(书院长官)要求“素有品学,足以服众”,如“不实心教诲,即辞谢另请任命,一切情面嘱托,概不允从”。课程,在光绪年间设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学制五年,收25岁以下男生。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知县张希吕创建试院于老城东门内,后改为考棚,即举行童子试的场所。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松滋兴学堂,知县胡子功,购鸣凤书院后地八百余方丈,次年六月竣工,规模宏阔,为荆属七县之冠,耗资三万余串,名曰“松滋高等小学堂”。招私塾塾师及年长学优者150人。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招学生80余人,分甲乙两班,是为松滋开办学堂之始。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奉令设商业学校,招生一班,附第一小学内,为松滋职业中学的开端。

悠久的古文化,在老城留下了许多古迹。东有云联塔,中心有钟楼、登云楼,西有松滋渡,南有鸣凤亭,北有“莱洲霁月”,庙宇牌坊遍布。有云塔蔚观、高山鸣凤、西垣远眺、玉带清溪、莱洲霁月等八景,成为古松滋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

古战略要隘

老城也是古代的战略重镇。

据《左传》载,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25年)春,巴人伐楚,兵至县境,双方战于津(枝城西),巴人大败。为纪念这次战争,后人将巴重要侧翼战场(城西)命名为“巴复村”。这是老城有战事的最早记载。

之后,老城的战略地位似乎尤为重要。周围有许多军事遗迹:五里墩、大路坡、双烟墩、烟墩包。古时,五里设一烟火墩,十里一双烟墩,作为军事联络的通讯设施。

公元280年正月,晋武帝司马炎派益州刺史王浚伐吴,舟舰乃“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曾驻兵老城,以为东进之要隘。

东晋孝武太元二年(公元377年),桓冲领七州军马。时苻坚强盛,冲欲阻江南,乃上疏曰:“……今宜全重江南,轻戌江北。南平、孱陵县界,地名上明,田土膏良,可以资业军人,……北枕大江,西接三峡,若狂狡送死……扑剪为宜。”遂移上明。

南齐和帝中兴元年(公元501年),巴东太守萧惠训,领重兵据上明。

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二年(公元561年),置南荆州于上明,以安西将军武州刺史吴明彻为刺史,以上明为中心据点伐蜀。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杨素在永安(白帝城)造“五牙”战舰,驻松滋上明,楼五层,载八十六人。

“宋理宗嘉熙三年,荆湖制置大使孟珙,谍知蒙古塔尔海等,帅八十万众南下,策其必道施、黔,以透湖、湘,……乃以三千人屯峡山,千人屯归州,令弟瑛以精兵五千驻松滋”(即老城)。嘉熙四年,增屯万人。

“明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陷襄阳,下荆州,专设知县张勉于松滋。”以为进川之咽喉。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吴三桂反清,在洞庭至枝城一线布阵与清抗衡,三桂“亲帅大兵至松滋,布舰于虎渡口上游,截荆岳大兵咽喉。”老城的战略地位略见一斑。

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湖广总督毕沅,巡抚惠龄,先后驻军数月。

咸丰四年五月初八,太平军王三子曾一度占领老城。

至民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荆宜失守,长江中段被日军封锁,松滋成了临时省会恩施与鄂中、鄂南的重要通衢,国民党军师以上部队驻扎老城达七次之多,日军师团以上部队至老城亦数次。仅从1943年,日军飞机两次轰炸、一次炮击老城,就可以想见。

古交通枢纽

悠久的文明历史和频繁的军事行动,使老城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以前,长江主流在南,过夷陵(宜昌),经射垛岩(马峪河)、上明、采穴等地,成为水上交通要道,上抵巴蜀,下达江浙。

隋时,上明陆路四通八达,南行澧阳三百一十里;东行竟陵五百九十里;北行襄阳五百六十里,西行夷陵一百九十里(非直线计,系步行里程)。上明为州、郡的交通枢纽长达两百余年(公元337年——589年)。

唐时,老城仍为一县的交通中心。水道设有渡口,《唐大典》所列关津渡口中有松滋渡。

松滋渡,又名灌子口,通过津渡将上明与百里洲上之枝江县城联系起来。该渡属官办性质,渡口旁是潘家驿(水驿、陆驿兼有)。在此系缆驻足咏诗填词的诗人,唐有:杜甫、窦常、刘禹锡、司空图、温庭筠、元稹、南卓;宋有:黄庭坚、王十朋、陆游等。

除了水渡,还有陆驿。走向为江陵——公安——江亭——老城——碧涧驿——宜都。

商业运输主要依赖松滋港,有三座码头。驿道通东西,大路通县内各主要集镇。

桥头河码头:城西三里。
西门河码头:城西,距桥头河三里。
北门河码头:城北,距西门河三里。

老城全盛时期,有四街十二巷,楼阁如鳞,有粮行、花行、百货疋头、茶庄、旅栈等各种商户近千家。

1940年,荆宜失守。松滋未陷,国民党以县南暖水街一带为扼守西南之军事要地。老城作为县治,成为恩施(临时省会)与鄂中、鄂南的要道,水陆交通,中兴一时。

云联塔

老城云联塔

云联塔,俗称宝塔,是松滋唯一的一座保存下来的古塔。雄踞于城东之学田岭上,为老城八景之一。建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知县陆锡璞主持修建。塔外呈六棱形,高五层,每层有石檐高翘,凌空欲飞。整个塔身,青石浆砌,十分牢固,每层有六个圆桶状的望口。东眺吴越,西眄三峡,北望中原,南俯武陵,使人精神爽朗,胸怀开阔,集中地表现了一百多年前松滋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作为老城的象征,来往松滋的仁人志士,迁客骚人,无不登临作赋,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抒当今之抱负。兹记其二: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道光癸未进士,四川永宁道邑人黄士瀛归省,登高临远,写城之森严,塔之雄伟,面对风厉鸿哀,残堤剩水,抒发了“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

浮屠几级依孤城,雉堞嵯峨古上明。
云扫九天铺月色,水倾三峡走江声。
秋来亭阁凉先觉,乱后关山感易生。
欲下谯楼一回首,茫茫积潦断堤横。

重阳登高是历代诗人惯写的题材,但旧诗往往借此大弹“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滥调。新社会却赋予诗人的新思想。今人周维藩登高,抒发人民意气风发,今已胜昔的感怀!

远望龙山隔怒涛,城头一塔且登高。
避灾不用茱萸袋,遣兴还须曲蘖(niè)槽。
孟氏当年曾落帽,刘郎此日怕题糕。
人民义气今非昔,天地蜉蝣笑若曹。

云联塔和老城一样,也难逃历史的厄运。1943年日军进攻老城时,进行了疯狂的炮击。文化大革命中,又成为破“四旧”的主要对象,数台“东方红”拖拉机,用麻杆粗的钢丝绳拉掉了塔顶。致使云联塔满身疮痍。打倒“四人帮”后才得以修葺,成为老城的重要游览地。

古文明的缩影——文物园

老城文物园

松滋河悠悠地流淌着,千百年过去了。老城,古旧的郡县府治,再也难于看到她过去那古朴的身影。青黝黝的石板路,换成了平坦如砥的水泥大道。那雕梁画栋的小庭院,也由高楼大厦所替代。但是,一个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打倒“四人帮”后,老城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拨出专款,在文化局、老城镇委的领导下,由老城文化站站长胡青云同志具体操持,创办了湖北省第一家基层文物园(《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中央、省地报纸先后有过专题报道,并附有照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老城文明的缩影。

文物园位于老城东街,面对街道。她那古朴、典雅的大门,朱红的墙壁,凌空的小阁,翠绿、金黄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闪烁。湖北省群众文化学会理事、松滋县文化局副局长山海同志为之书联:“记松滋千载文明史,谱老城万民创业章。”遒劲、潇洒,与整个大门,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文物园内,充满了肃穆的气氛。这里,有明代的玄武碑,立在一只长两米、高一米的赑屃上;有明代兵部尚书伍文定的碑刻;有明清时的松滋圣庙碑记,康熙年代庙碑记;有松滋县唯一的古钟,径2尺,高1米1;还有奎文阁的石雕工艺品,马俑、石马、石像、石鼎、“有子”“有女”的石麒麟,“双龙戏珠”的石雕;有清诰授建威将军太子少保彭承尧碑,有寻回的古塔顶、高等小学堂门额,有大革命时期松滋县农民起义的纪念碑……更值得一提的是徐向前元帅为文物园亲笔书写的唐诗《松滋渡》,已刻成石碑,诗曰: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
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
楚岫(xiù)接乡思,茫茫归路迷。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zhè gū)啼。

结束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永远地过去了。伟大、辉煌的未来,期待我们去开拓,去谱写新的篇章。有人拟作一副对联,上联为“老城城老人不老”,篆文刻就,但下联未出,等待我们用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先人的行动去应对。

原载1988年元月《松滋文史资料》第三辑

胡思勇胡思勇

胡思勇,男,1963年1月出生于老城金闸村,历任老城学校教师、县文化馆、财政局、宣传部、市委办干部,后转入新闻领域,获中国新闻奖等奖项。先后任《湖北日报》社十堰记者站站长、评论理论部主任、副总编辑、党委委员等职,现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社)总经理(正厅)。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EMBA。热爱学习,工作勤勉,包容谦和,曾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逾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