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历代诗人咏松滋(老城)

老城是松滋的老县城。北滨长江,黄金水道,上通巴蜀,下达江浙。历代诗人,文人骚客,诸如孟浩然、杜甫、刘禹锡、司空图、陆游等都曾系船松滋渡,登临上明城。无论是暂作停留,抑或是匆匆路过,都曾在这里抒发情怀。他们以诗咏景、咏物、咏事。或送友,或留别,或寄兴,或感怀。其笔墨酣畅,意境深远,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他们的诗中涉猎松滋(老城)很多地名文化,极具文献资料价值。本文仅限诗人所咏诗词涉及松滋(老城)历史人物、山水景观、地理风物等,故撷录成篇。以期达到“以诗传史、以诗传地、以诗传物、以诗传人”之功效。

孟浩然,唐朝(公元689~740年),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后漫游吴越。年四十,入长安求仕,失意而归。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久龄贬为荆州长史,征聘孟浩然于幕府,任从事。孟居江陵不足一年即回襄阳。现存《孟浩然集》四卷,诗263首。孟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清新雅致,恬静淡远,亦多自然妙趣。《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等三首诗,诗人只是在送、陪的过程中即景抒怀,借以表达渡江游乐的愉快心情和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他的《陪张丞相138自松滋江东泊渚宫》云:“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讵忘经济日,不惮冱寒时。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渚宫何处是,川溟欲安之?”诗人陪同荆州长史(前丞相)张九龄,自长江松滋段放舟东下,泊江陵城。诗中即景抒怀,流露出在报效国家的理想不能实现时的苦闷彷徨。在冰封寒逼的环境中,他仍心忧国事,但洁身自好的念头又把他引向大自然中,去求得精神慰藉。

他的《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云:“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截济宁假楫?挂席自生风。僚采争攀鹢,鱼龙亦避骢。坐听白云唱,翻入棹歌中。”此诗写诗人陪同李侍御渡江游乐的愉悦心情。首联以浩瀚的长江作背景,烘托出李侍御的阔绰风度。颔联写顺风行船的怡和心境。颈联写同游人员跻足向前,争占船头,就连水族也知而退避。尾联写听歌观云,陶醉于大自然的逸兴。

两首诗中,渚宫:指江陵城。云梦:古泽名,在湖北境内长江南北两岸,《左传》杜预注云:“江南为云,江北为梦。”南纪:指楚地,《读杜心解》浦起龙注云:“史考,北自上洛,南至衡,东循岭峤至闽,通谓之南纪。”这里特指江陵城。西江:自古就有多种说法,这里指江陵以西的长江段。

杜甫,唐朝(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湖南巩县。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其诗,后世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为“诗圣”。

《泊松滋江亭》《路入松滋县》《漫成一首》等是诗人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正月,应江陵节度使卫伯玉的邀请,乘舟出峡,路过松滋,三月至江陵。此诗为旅途记行之作。

其诗《泊松滋江亭》云:“纱帽随鸥鸟,扁舟系此亭。江湖深更白,松竹远微青。一柱全应近,高唐莫再经。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首联记述行踪;颔联写江亭周围景物;颈联写久仰江陵一柱观并渴望登临的心情、出峡遇险,今得安流的惊后余悸;尾联写夜宿时仰望星斗的闲适情态,渴望太平的心情。全诗充满处在颠沛流离中的惶惑情绪。

《路入松滋县》云:“县郭南畿好,津亭北望孤。劳心依憩息,朗咏划昭苏。”此诗是写诗人久滞山乡,如今一睹江南风物,大有发现“世外桃源”之感,其赞美之词冲口而出。诗人的赏识、望幸,是荆南人民的一大骄傲。

《漫成一首》诗云:“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本诗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四景。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面陆上,物与物和情与情之间互相关联,浑融一体,洋溢着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刘禹锡,唐朝(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柳宗元齐名,有“诗豪”之称。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为屯田元外郎。同年,唐顺宗即位,年号永贞,王叔文与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组成永贞革新集团,反对宦官专权及藩镇割据,不久失败。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才召回长安。

《松滋渡望峡中》云:“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黑土有秦灰。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诗。以诗的内容推断,当是822年春,他从洛阳出发,经松滋入川任夔州刺史的旅途之作。819年,其年近九十的老母死于广东,密友柳宗元死于广西,在洛阳老家守丧两年后,他又被贬到偏僻荒远的夔州(四川奉节),正是“失意人逢失意事”。诗中一个“寒”字,定下了全篇凄凉的主调,再配上“梦渚草长”、“夷陵黑土”、“巴人泪落”、“蜀客鸟道”、“永安荒台”这些现实和历史的景物,更增加了凄沧的气氛。诗中,溶溶为水势很盛的样140子。梦渚指云梦泽中的小洲。楚望指楚国的山川。夷陵则是在今宜昌市南岸的荆门山上。巴人为巴族祖居长阳县至重庆一带之人。鸟道则只有鸟能飞过的径道。十二碧峰指巫峡中的十二座山峰,即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聚鹤、翠屏、上升、起云、飞凤、净坛。永安宫则在白帝城,为222年刘备所建。诗人由宫外的荒台,联想到巫山神女的“阳台”,从而发思古之幽情。

唐代宗年间进士、宪宗元和年间为侍御史转水部员外郎又授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窦常,(公元749~825年)字中行,夔州人,他在《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云:“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看春又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幸得柱山当郡舍,在朝常咏卜居篇。”意为在春天杏花开放,榆荚临风的早晨,浓云密布,作者出峡,来到松滋渡一带,只见水天茫茫,人烟稀少,他感到年华易逝,苍老愁人,回想起在京时的耿介言行,竟遭贬谪,不觉产生前景凄凉的预感。此诗是窦常往朗州(旧属武陵郡)赴任的旅途之作。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农历癸已,清明节前二日,他下峡来到松滋渡系缆驻足。诗中,寒食节为清明节的前二日(一说前一日)。《荆楚岁时记》引蔡邕《琴操》云:春秋时期,晋文公与介子推逃往国外,饥饿乏食;介子推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弄给晋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论功行赏,唯独介子推没得到禄位。介子推出走隐居,文公悔恨,派人访求,但他终不肯出。于是文公放火烧山,希望迫使介子推出山,谁知介子推抱住枯树,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全国这天禁火寒食,以表怀念。松滋渡在今老城镇西一里处。又名灌子口,灌口。宋代陆游《入蜀记》云:“灌子口一名松滋渡,刘宾客(禹锡)有诗云:‘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元和郡县志》第20卷:“上明在县东。‘明’犹渠也,因城在渠首,故曰上明。晋,朱龄石开三明,引江水以灌稻田,大为百姓兴利。后堤毁,遂废。”上述资料表明,灌口本义指开渠引江水灌稻田的进水口,后演变为地名。

司空图,唐朝(公元837~908年),字表圣,河中(今山西永济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唐僖宗时,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881年初,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僖宗秘密出城,逃往四川。司空图未双扈驾入川,乃退隐永济县中条山别墅。885年僖宗回京,司空图曾受召入朝,但并不称意。887年,出山南游。回中条山王官谷别墅后,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著有《一鸣集》《二十四诗品》。

《松滋渡二首》云:“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诗人887年卸职归山后,曾发“将取一壶闲明月,长歌深入武陵溪”的慨叹。其欲南游的原因是:“旷怀休戚外,孤迹是非间。”当年春,他南游的路线是永济——华阴——商山(陕西商县)——伏牛山(河南西峡县)——淅上(河南淅川县)——光化——松滋渡——涔阳渡(湖南澧县)——武陵路。次年春,再回头北上返家。从诗中可以看到一个从北国乍到江南的游子,对水乡泽国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久”与“看”都充满着由衷的赞美。特别是雨后放晴的暮色,老农笑谈丰收的絮语,都在诗人心中激起一道道涟漪。他乡的美好,又唤起了对频遭战乱的家乡一缕缕幽思,在“行不得哥哥”的鹧鸪声中,更为此次远行增添了几分惆怅。司空图《自乡北归》诗云:“巴烟幂幂久萦恨,楚柳绵绵今送归。回避江边同去岸,莫叫惊起错南飞。”这首诗在以景语为情语方面,颇为可取。绵绵柳絮,既是自己浪迹飘游的象征,又是“楚老相逢泪满衣”(《客中重九》)的传情写照;水鸟离岸,切莫错向南飞,既是对当朝政治“风波一摇荡,天地几反复”(《秋思》)的真切认识,又有“他乡不似人间路”(《客中重九》)的沉痛感慨。然而,司空图毕竟是封建阶级的诗人,因此,他对黄巢起义军北进“萦恨”于心。诗中乡即春秋时期之“云中”,在今涴市一带。

陆游,宋朝(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幼年时,金人入侵,随家逃难。惨痛的生活经历和艰难环境的熏陶,培养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三十岁应试于礼部,因名列秦埙(秦桧之孙)之前,触怒秦桧,竟被黜免。秦桧死后,始任福州宁德县主薄。后因他支持爱国将领张浚抗金北伐,罢官归田。1170年才去夔州任通判(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途经松滋。写下《晚泊松滋渡口二首》云:“此行何处不艰难?寸寸强弓且旋弯。县近欢欣初得菜,江回徙倚忽逢山。系船日落松滋渡,跋马云埋滟滪关。未满百年均是客,不须数日待东还。”“小滩拍拍鸬鹚飞,深竹萧萧杜宇悲。看镜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阳时。生涯落魄唯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莫问长安在何许,乱山孤店是松滋。”他在《入蜀记》中写道:1169年农历十二月初六,被起用为夔州通判。无奈家贫,每天只能喝两餐稀饭,缺赴任路费。1170年五月十八日才从山阴(绍兴)起程,雇船西上。十月初三日途经松滋渡,初四日出松滋境。十月二十七日到达夔州(奉节)。途中共走160天,可以说是“处处艰难”。他在川陕生活九个年头,54岁离蜀东归。62岁以后才任严州知府、军器少监。因坚持抗金,形于歌咏,而被排挤。晚年隐居山阴,“身杂老农间”,行医济贫。85岁,以“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

《晚泊松滋渡口二首》中,县指松滋城(今老城镇)。初得菜:《入蜀记》“二日,泊桂林湾……舟人杀猪十余口祭神,谓之‘开头’。三日,舟人分胙、行差。与儿辈登堤观蜀江。自离塔子矶,始见巴山,山在松滋县。泊灌子口,盖松滋、枝江两邑之间。”可见诗人在船中很少吃到猪肉。到松滋地段,才分食祭神供品。滟滪关:即奉节城东的瞿塘关。自古以来,此处江流险急,有孤石滟滪堆突兀江心,是为江防要塞。长安:古代帝都,这里指代南宋京城(杭州)。诗意是船离京城越来越远了,朝廷中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将会如何?“莫问”是激愤之词,隐含对“恢复中原”的失望。

诗人还有一首《松滋小酌》云:“西游六千里,此地最凄凉。骚客久埋骨,巴歌犹断肠。风声撼云梦,雪意接潇湘。万古茫茫恨,悠然付一觞。”他极言松滋一带岸渚荒凉,山川萧瑟,斯文久歇,四处悲歌。若思入蜀再展宏图,又恐良辰流逝,白发无情。于是在哀怨之中,寄情于杯盏,以解愁肠百結。

诗中,骚客亦称“骚人”,即诗人。屈原世称“诗人之父”,曾作长诗《离骚》。巴歌指鄂西、川东一带的民歌。《水经注》记载,三峡地段有“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潇湘:指湖南省的湘水,流至零陵县西,与潇水汇合,世称潇湘。此诗中泛指湖南。

刘芳节,字圣达,宜都县人。明朝万历丁酉(公元1597年)举人。赴京应考时,曾与袁中道、钱谦益交游,后与夷陵雷思霈,公安袁中道齐名。著有《云在堂集》,存闺情集句三十二首。其代表作收录在钱谦益编选的《列朝诗集》中。

《松滋泊风》云:“舟经诸峡尽,水宿四旬终。叶落千村月,松滋一夜风。寒江从此阔,冬野自能空。忆昨频经险,何如滞此中。”诗人出峡东下,途经松滋触景生情。他通过描写江风激浪,冬野萧条,而表现其怅然惶惑,期望平静的心情。

《松滋戴侯留饮,雨霁见月》云:“吹彻鹅笙炙紫簧,筵开锦绣舞红妆。歌台度曲春声细,高馆烧灯夜色长。情重独怜留客雨,醉来多尽使君觞。殷勤为看穿云月,素影飘飘堕酒枪。”这首诗前四句写衙斋开宴的盛况。众乐和奏,艳女翩跹,歌声婉转,堂馆辉煌。至于桌上珍馐,杯中玉液自不必说。后四句写酒与月。夜已深沉,酒兴犹酣。看月亮,想嫦娥,联系到浓妆舞女,连饮酒作游戏时的投壶木矢也握不住了。活现出一副丑态。“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历史上确实如此。在人民受苦的年代,诗人写下这首144沉迷享乐的诗歌,真实地暴露了松滋地方官僚的腐朽本质,成为帮助松滋人民认识松滋历史的难得的反面教材。

诗中,戴侯即戴九阶,广西举人,万历年间为松滋县令。旧时称县令为“县宰”或“邑侯"。使君:旧时州郡长官才称“使君”。可能戴九阶曾降职,所以仍用旧日称呼。

黄士瀛,清朝(1795-1875年),字仙峤。世居砖桥附近的官垱河,后徙居磨盘洲(今南海渔场附近)。道光辛巳(公元1821年)举人,道光癸末(公元1823年)进士。曾任国史馆纂修。1834年任云南昭通知府,1838年升迤南兵备道,1844年改四川盐茶道,旋补永宁道。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归家,隐居官垱河,不复出仕。1875年卒于家,终年81岁。他平生喜吟诗,述志记事,其风格清奇淡远,颇具功力,在县籍诗人中儒佼佼者。《月夜登松滋城》云:“浮屠几级倚孤城,雉堞嵯峨古上明。云扫九天铺月色,水倾三峡走江声。秋来亭阁凉先觉,乱后关山感易生。欲下谯楼一回首,茫茫积潦断堤横。”诗人登高临远,从大处着笔,一开始就气度不凡。首联先侧写一笔,借宾定主,以“倚”字托出城的布局雄奇;再正写一笔,用“嵯峨”道出城的森严、壮美。颔联则虚写一笔,以“九天月色”言其丽,以“三峡江声”状其威。颈联顿把笔锋一转,由“物”转向“我”,由景转到情。“凉”字定下了“感”的基调,“乱”字则道出“凉”的根源。尾联婉曲一笔,面对风厉鸿哀,残堤剩水,作者一“回首”反而愁肠百结,陷入不忍看,又不忍不看的矛盾之中——“恻隐之心”,“哀民生之多艰”的思想,在此豁然出现。

诗中,松滋城指今之老城镇。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始在该地筑城设治,到1945年止,县署驻此700余年。《资治通鉴》第104卷注释和《读史方舆纪要》第78卷记载,老城西一里处原为大明城废址。东晋大元二年(公元377年),荆州刺史桓冲为对抗苻坚南侵,乃移镇江南,在大明城遗址筑城,称上明城,亦称桓城。(明:渠的意思,城在三渠之首,故曰上明。)诗中的上明,实指松滋城。浮屠:佛塔。这里指老城镇东学田冈上之云联塔。该塔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建,六棱形,高五层,青石浆砌,雄伟壮观。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嵯峨:高峻貌。九天:天空极高处。乱后:咸丰末年,白莲教徒黄正伦(天门人)到王家大湖马坊坪一带传教,秘密组织农民,于1861年农历二月十日起事。当时封侯拜将,杀保正祭旗,声势甚大。官兵镇压后,余波持续一年半。作者在诗中诬称农民起义为“乱”。谯楼:古时建在城门之上,用以瞭望的楼。积潦(涝):地面的积水。1860年高石碑(朱家埠西北)堤溃,平地水深2~3丈,茫茫无涯。次年积水未尽,断堤依然残卧。

周维藩,当代(1898-1962年),字介然,西斋清潭邓家坪(旧址现没入洈水库中)人。1926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博物系(今武汉大学生物系的前身),先后在省立第四高中、省立第四师范等校连续执教31年,其间,曾出任松滋中学校长。1957年退休,任省文史馆馆员,县政协委员,恬居老城镇。平生任教语文、历史、生物三科享有盛名,尤长于讲授桐城派古文和唐宋诗词。有遗作10余万字,内含诗词100余首,未刊。其诗以平易流畅的语言,溶注大量新词,抒写农村新事,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显示了时代前进的脚步。

《云联塔登高》云:“远望龙山隔怒涛,城头一塔且登高。避灾不用茱萸袋,遣兴还须曲蘖槽。孟氏当年曾落帽,刘郎此日怕题糕。人民义气今非昔,天地蜉蝣笑若曹。”重阳节登高是历代诗人惯写的题材,古代旧诗多为借此传播“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滥调。今人之诗则一反旧俗,借登高纵览写人民意气,抒今已胜昔的情怀。反映新时代诗人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