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老城古建筑

圣庙印象

松滋老县城(俗称松滋城,现为老城)公元337年设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直到1943年均是县治所在地。

老城文化古迹寺观庙宇很多,圣庙就是其中之一,位于老城东街和西街交接之处,东距登云楼30米,西与县衙门、监狱比邻。圣庙门前有一座石牌坊,经过牌坊是一座青石砌成的月宮桥,桥两旁有水池,过桥后进入大殿,殿的中央供奉孔子牌位,上书“大成至圣先师之神位”。庙前过街,南面有一口放生池,供行善之人放生所用,为正方形,周长约20米,水深约1.5米,有70厘米高的围护白石墙。

清朝时期庙内设有考试院,定期进行考试,录取的人员要围绕池子走三圈,才能进院领取证书。这个池子当地民众叫绊池子。据历史记载,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 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l1日,姓孔,名丘字仲尼。他是春秋时代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世界十大历史人物之一。他帶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编写春秋,晚年修订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语录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经典。孔子在民间威望也很高,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各家各户在中堂俗称堂屋砌有神龛供奉神位,有两种写法,一是天地君亲师之位,二是神圣宗祖之位。这里面“师”字和“圣”字都是指孔子,在家庭、学校、圣庙每月初一、十五均要祭拜孔子,逢年过节每天早晚都要敬香、敬酒、烧纸。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举行大型纪念活动。解放后破除迷信,倡导科学,祭拜活动逐渐淡化,这所圣庙改作小老城镇镇政府所在地,配备镇党总支书记和镇长各一人,由部门抽调粮油、房产、消防管理员,组成办事机构。

1971年镇撤销后,改为老城水陆派出所,在撤社建区时,在圣庙的原址上新修了老城区农村经营管理站,主管区、乡、镇三提五统、村级集体经济。2OO5年精简机构将农经站与财政所合并,圣庙旧址变成了民房。

关帝庙的变迁

关帝庙是用來供奉三国时代的蜀国大将关羽(又称关云长,关公,关老爷)而修建的,俗称关庙,位于原松滋老县城东街靠北侧,是东街中心点,北抵北街巷子又叫小北街,东面距刘昌嗣住宅(解放后为老城区政府所在地)约40米,庙前是空地约500平方米,直达街心。两旁和街南边为繁华的商贸市场。

我6岁时,日本进犯松滋,我和母亲以及逃难的一些难民,被上明乡知名人士陈佩之收留在关庙里(当時叫维持会,免费供给茶水和饭食)第一次进入了关庙。解放后关庙成为老城区政府集中活动的场所。1951年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时,集训工作队员,召开各种大会,均在这里举行。关庙內有厨房、炊事工具、柴、米、油、盐、菜。在庙前的空地上露天吃饭,用的是行军大甑,一甑子饭可吃一百多人。有一次添饭人多,一名参会人员添饭时被掉进了饭甑子里。旁边的人用力才拉出來。会议结束后将关庙作了简单的改修,增设了简易舞台,从此关庙变为剧场。解放前老城有个汉剧团,白天在这里唱古装汉剧。老城区政府建立后,以街道青年为主体,成立了文化工作队,在关庙简易的舞台上,用煤气灯照明和布景,演出过歌、话剧,有《九件衣》《血泪仇》《血债血还》等。

1952年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以老城小学五,六年级师生为主,编排了朝鲜的反特歌话剧《时刻准备着》,其内容是美韩特务通过表弟(小学五年级在校生)进行井水投毒和破坏防空设施。小学少先队员机智勇敢,配合当地政府破获了此案。反面人物美韩特务和特务表弟,正面人物是少先队员,优秀学生。五年级班主任郭大俊饰美韩特务,本班学生周长城饰特务表弟,王德洪饰少先队中队长,黄祖元饰优秀生张文,其他演员均为老城小学四、五、六年级成绩好的学生。主要参加防空演习,监视特务活动,唱朝鮮少先队队歌,在关庙进行排练,化妆预演和正式演出。

1959年3月,松北公社与南岳公社合并为老城人民公社,社址设在老城镇,关庙就成为召开大会的会场,庙旁东边那块空地开辟为露天电影场,简易的剧场就变为会议、文艺两用的文化广场。文化大革命时期,成为批斗走资派、两派开展辩论和斗争的场所。1970年实行了军管,长江涨大水,从上游清江流來了木材,加上房产部分存料,将年久失修的老关庙进行维修,添置了条椅,木柱换成了砖柱,穿架换为大梁,在两旁墙上安裝了玻璃大窗,前面修建了两层高的楼房,东边住电影队,西边是文化站,正厅上方镶嵌着松一中校长雷伯衡题写的“人民会场”四个大字。

1984年2月设区建乡(镇),老城变为老城区公所机关所在地。区文化站站长胡青云同志组织挖掘了黑山庙、王马咀古代遗址,收集了在老城出土的石龟、石狮、石象、石碑等众多的文物古迹,筹建了全国第一家乡镇文物园,张爱萍将军题写“老城文物园”的园名。现在老关庙这个地方变成为文物园,成为集广场舞、乐乡大舞台、露天电影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艺场所。

城隍庙十殿

在中国,可以看到许多城隍庙,里面供着城隍老爷。每年,人们还会在特定的几个日子里去祭拜城隍爷,赶庙会。城隍爷究竟是什么人呢?它是怎样逐渐发展而来的呢?古代传说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 ,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睛,保谷丰民足。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就有了城隍庙。后来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松滋老县城八大庙宇之一的城隍庙,进门是大戏楼,人从戏楼底下进入空场,供人站着看戏,空地两旁是十殿,两排房屋东、西相对,平面相等,均为5×20米、高5米的平房。东面为一至五殿,西面为六至十殿,供奉着十大阎王和泥塑做成的各种用刑工具。2O07年我旅游时看了江苏、安徽、河北等地的十殿,都没有老城城隍庙的十殿宏大完整。它是人死后必到之处,所有物件随城隍庙的拆除而毁掉。

人们把自然界分为三界,即神、人、鬼。神是上层为天堂,鬼是下层为地狱,即十八层地狱,人在其中。人通过修炼和超度可上升为神,如果做了坏事可贬成鬼。他们的语言文字叫神话、鬼话和人话。人话中也有假话和谎言,是少数,正统的人讲的基本上是真话。《聊斋志异》是借妖精鬼怪的故事来教育人们。

今天话说十殿,同样也是这个目的。它反映了古代泥塑艺人的才艺水平,管制恶人的酷刑,审判严格和公正,惩恶扬善,对后代子孙的教育,也起了很大作用。人的死可分两类。一类是冤死的被打入枉死城,由六殿阎王卞城王管轄,直到阳间查清真相,有人搭救方可脱身,否则,永不超生。二类是通过一殿管生死的阎王下旨,阳间阴差配合,阴无常、阳无常捉拿,当地土地菩萨划押交差,城隍庙报到复旨。首先过奈河桥,桥下有恶蛇怪兽,如果你在阳世作恶心虚就会掉下被吃掉。行善之人平安而过。接着就是望乡台,远望故乡与儿女子孙,看最后一眼,难舍难分,生离死别,热泪汪汪。第三站在梦家婆婆那里喝忘魂汤,忘记在阳间里一切往事,正式到十殿受审。

一殿阎王奏广王主管生死,统管吉凶,核对生死簿,验证真假,发往各殿。二殿阎王楚江王手拿算盘,“我跟你算”,殿内还写着“善恶终有报,只分迟和早”,对行善积德之人以礼相待,并给其添福增寿、多子多孙、上天成佛等多种回报。对作恶多端的恶人便押送各殿受审动刑。三殿阎王宋帝王,对忤逆不孝、伤害长辈、教唆是非的,施以倒吊、勾舌、剥衣、卧冰的惩罚。四殿阎王五官王,主管血池地狱,对抗粮赖租、交易欺诈、短斤少两的,放其血,刮其骨,碓马舂,锯其身,磨子磨成血酱。五殿阎罗王包拯(包公)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日断阳,夜判阴,神鬼都受惊。上起皇帝老子,下到黎民百姓,人人都怕五阎王。对贪赃枉法者,要挖心割肝,铡其首,断其手,五马分尸。六殿阎王卞城王主管枉死城,收管来路不明的鬼魂。七殿阎王泰山王,对男女乱伦,强抢民女,霸占人妻者要变猪狗和人面兽身。八殿阎王都市王,对诬告敲诈谋财害命的要下油锅,点天灯。九殿阎王平等王,对杀人放火、拦路抢劫、行凶闹事者要施以雷公电母惩罚,蛇钻七孔,铜燎火烧。十殿阎王转轮王判定善恶等级发往投胎,主管男女寿夭,富贵贫贱。

传说人死后每七天要烧一次七,直到十次七,烧一次七过一个殿,烧七是为了减罪。如果罪刑重,十殿是过不去的,当场化骨扬灰,魂魄就此而终。

老城城隍庙后来虽然不复存在,但在历史上城隍信仰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松滋人民。佛、道、儒三教合一中的“天人感应”、“天罚神遣”和 “轮回义理”、“因果报应”等学说丰富了城隍文化。老百姓心中有一阴一阳两个衙门,加上阳间的地方官有判不明、断不清的案件,或遇自然灾害非人力所及而求助城隍的事时有发生,以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似乎阴官比阳官高,城隍信仰遍布松滋各地,深入人心。

仁威观记忆

仁威观是松滋老城文化古迹之一,也是寺、观、庙宇之首。当时我在老城小学和省立松滋中学老城分部读书,四年时间出入于此地。

仁威观的西面是省松中的分部(原省八高)。东面是老城小学,小学东南面院墙角是开利寺,北面是护城河,南面是一大片草地,坐北朝南。草地约1万平米,召开万人大会、玩龙灯、马戏、杂技、放电影、节日庆祝都在这里举行。

解放后第一个元宵节,老城调集全区乡村、街道13条龙灯比赛,因街道文化素质比乡村要强,贏得了全区第一名。1950年,老城区农民协会成立,乡、村、街道每一个单位派一套锣鼓,吹唢呐,跳狮子,玩采莲船、蚌壳精,各样花灯,欢聚一堂。约中午时分,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开始,会议由区长岳宁福主持,首先宣布大会纪律,接着请农会主席讲话。第一任农会主席是柏杨乡崔家湾的一位农民,不识字,名叫陈光会。我还记得他讲话言简意明。他说:今天泥烂路滑,把您们都辛苦啦!由于心情过于激动,就只讲了这两句话。区政委张志琪同志接着讲:成立农民协会,就是让农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归农会……老城地区第一次放电影就在这片草地上放映的,大约有几千人观看,影片是苏联彩色片《幸福生活》。在取缔反动会道门时,仁威观被拆除,泥塑神像捣毀一地,所在地址被改为省松中老城分部(后改为三中)、老城小学用地。原来院墙向南移,抵到前街,扩宽了校内活动场所。

记忆中,仁威观大约高10米,宽20米,长50米。第一重是四大天王殿,天王身材高大,威武可怕,一只脚的内空可容纳一人睡觉,小腿可藏一人在里面捉谜藏。东边天王一个手托宝塔,一个怀抱琵琶,西边天王一个手拿雨伞,一个手持宝剑。据老人传说,四大天王是管东、西、南、北四方的四位大将,名叫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管风雨,有了四位普照,天下就风调雨顺。第二重是综合殿,有佛祖释迦牟尼座像,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在旁边,还有文殊,普贤二位菩萨。笫三重是救苦救难南海观世音菩萨,以及南海各路神仙。

古楼

鼓楼名叫登云楼,建在老城东街与西街之间,位于城中。西面靠近圣庙、放生池,往东200米,街北是关庙,街南是文昌宮。鼓楼底层是青石块,经过石匠加工成长约60公分,宽、厚均为30公分的条石砌成的石拱形长洞。洞长12米,宽5米,高6米。洞中行人走车,洞上建楼。楼亭3层,飞檐翘角,雕花门窗,红漆木柱,造形美观,雄伟标致。爬上楼顶,可观老城全景,与东门外宝塔相望。抗日战争时期作防空拉警报之用,十里开外都能听到报警声音。解放后作为县级文物古迹,供游人观赏。鼓楼虽然躲过了日本在长江北岸董市打来的大炮和日本飞机的轰炸,主体依然完整,但由于年久失修,风吹雨打,上漏下湿,加上白蚂蚁危害,椽角木料脱落,损坏严重。

1963年春,老城镇街道进行房屋改造,鼓楼为国家经租,加上原来没收的公产房屋,一人难以管好房产,因而将房产交给财政所管理。我当时任区公所财政助理员兼财政所长,参与了维修鼓楼一事。区长王成柱同志要财政所立即向财政局写报告拨款维修。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国民经济要进行调整,停止一切非生产性建设,故没有批复。到了第二年,白蚂蚁危害加重,几根主要顶柱即将倒塌,又写了笫二次报告,上面派人进行实地考察,批复立即折除,材料就地保存,待以后重修。财政所就按批复照办了。

1964年老城镇街道请求修哨所和存放消防设备水炮(用木做成的水箱,两边两至四人或多人,用一根木扛和水管将水压到灭火点)。原来水炮放在搬运站,因此就在鼓楼原址上修了三间简易哨所,以后在查处楼、堂、馆、所非生产性建设时,被县政府通报批评。同时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把文物古迹当成了四旧,地方财力也有限,维修事宜一直往后拖。

1971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实行军管,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开展了水利建设,西门河修进洪闸,将鼓楼底层的所有石块搬去修了进洪闸,石洞的两旁修建了民房。鼓楼的修复就化为泡影。

王德洪王德洪

王德洪,男,1938年出生于老城宝塔村,中共党员。曾任老城银行营业所副主任,老城区财金所(财税银)所长,陈店公社党委宣传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老城区副区长、财贸党总支书记。1959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湖北省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现为镇机关退休干部人员党支部书记(正科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