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九死一生发出最后的吼声——记经历数次战役的抗战老兵胡于信

胡于信,原名胡于栋,男,生于1924年3月24日,住湖北省松滋市老城镇金闸村4组。1941年初参加国民革命军79军139师,先后参加宜昌石牌保卫战、宜都茶园寺战斗、五峰仁和坪战斗,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以及湘鄂西、浙江金华等数十次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正义战争。先后多次负伤,抗战结束之后回到松滋老家务农。

胡于信本是一名补锅匠的后代,也准备子承父业将补锅手艺传承下去,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在念过几个月的私塾之后,由于家境贫困,胡于信(当时还叫胡于栋)被迫辍学,从父亲肩头接过补锅挑担,在松滋、枝江、宜都三县街头巷尾、农舍村落吆喝。然而,随着日寇的入侵,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胡于栋的人生也彻底改变。

宁为战死鬼 不当亡国奴

日寇的铁蹄践踏着长江南北。1940年1月胡于栋被抓壮丁,来到国民革命军第10集团军79军,成为139师赵师长手下一名年仅16岁的抗日小战士。当时,一起被抓壮丁的几位青年纷纷开小差逃离,又陆续被重新抓了回去,只有胡于栋愿意留在部队,跟随训练。这样赢得了长官的好感,加之读过几个月私塾,粗识一些字,被选送到军部防护所学习。结业后分到师部战地医院担任看护兵,从事伤员的护理工作。

看护兵虽说一般不直接与日本鬼子作战,但也经常在前线穿梭,在战火中抢救战友。胆大机灵的胡于栋经常抢救伤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他后来经常讲一句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大炮炮弹的呼啸和弹道,有经验的老兵往往能判断其落地的大致方位,因此有躲避的概率。而机枪的子弹密集,成扇面打出,不易躲避。胡于栋在战地体验着老兵的这句“生死诫语”,也无数次在炮声隆隆的战场上“在子弹中穿行”,把战友救下火线。他的英勇行为得到了几位长官的认可,后被改配到师部当传令兵。

在保卫宜昌的石牌阻击战中,胡于栋所在的传令兵班都作为预备队推到了前线。传令兵使用的是手枪,以山凹的几块石头为掩体,瞄准敌人进行射击。由于只在新兵训练时学习过步枪,胡于栋开始时枪打得并不太准。班长让他沉着一些,先要瞄准屏住呼吸,再防止抖动、放枪!胡于栋依计行事,果然一枪击毙一名鬼子。班长在一旁高兴得手舞足蹈:“胡于栋,打得好,就是要像这样才行。”但就在班长说话的当口,敌人一梭子子弹扫过来,班长猝然倒地,牺牲了。望着兄长般爱护自己的班长,胡于栋浑身热血奔涌,杀红了眼,跃出战壕,恰在此时,又一发子弹朝他射来,在他右腿上擦边而过。他没有感到疼痛,投入到白刃战中。他再一次干掉了几个鬼子。

保卫长沙 血染湘江

早在1939年1月,日寇阿南惟几率领11军就曾经攻击华中腹地重镇长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用他独创的天炉战法实施反包围,打得鬼子丢盔卸甲。1943年9月,胡于栋所在的79军在军长王甲本的统领下,再次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寇,决心死守长沙。

战斗初期,胡于栋所在部队还在城外,奉令要突袭杀开一条血路,进城支援被围困的友军。日本鬼子正面进攻时火力强,加上空军配合,十分狂妄。但后背却是软肋。因此,胡于栋所在部队在敌人后方进攻,奇迹般杀进城内。胡于栋不仅自己勇敢作战,还利用专业技能帮那些受伤的队友进行包扎。开始阶段还能够应付,越到后期伤员越多,很多战友受伤后根本不可能得到及时的救护。中国军队同仇敌忾,军长王甲本身先示卒,战死在疆场。得知刚刚发布动员令的军长王甲本以身殉国,将士们化仇恨为怒火,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疯狂进攻。当时,胡于栋所在团打到最后只剩20多名能拿武器的战士。团长说:“胡于栋,你信不信长沙还能守得住?”胡于栋响亮回答:“团长,我信,我现在就改名叫胡于信!”团长说:“胡于信?好!我们20人组成一个排,我任命你为代理排长!”所谓排长,其实包括胡于信在内,真正能投入战斗的,也只有他和团长两个人!最后,两个人也打散了。

日本鬼子大部队进攻一般都有“三部曲”,先是炮兵狂轰滥炸,接着是骑兵冲锋砍杀,最后是荷枪实弹的步兵赶过来。他们被英勇的中国士兵守土卫国的决心与意志所震慑,但凡占领一地,不仅对受伤的士兵进行残酷的杀害,即使对国军阵地上的尸体也补杀三剌刀。

长沙城三米多高的围墙,最后被炸成只有一米多高。城内城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胡于信最后被一颗流弹击中,上帝格外地青睐刚刚改名的胡于信,只是再次伤及腿部。由于饥饿、疲劳过度,胡于信昏迷在战场上。等他醒过来一看,几个面目狰狞的鬼子,正在不远处见尸体补刺刀。胡于信悄悄地滚到旁边的阴沟中,拖过几具尸体将自己盖起来。不一会儿,一名鬼子搜索到跟前,第一刺刀扎在那具尸体上,又是一刺刀扎下来,由于隔着尸体,刀尖伤及他的腹部。彻骨的疼痛下胡于信咬牙一声不吭,死神再一次和他擦肩而过。

步兵过后,战场静下来。胡于信向城外逃离。他遇到一名四川籍的战友。由于城里鬼子众多,两人只好退到桔子洲头,但又遭遇鬼子的搜捕。无柰之中,他俩只好悄悄躲进一片芦苇荡之中。整整三天时间,全靠水中植物饱肚。之后一路乞讨,寻找队伍。

铁壁铜墙 筑血肉长城

长沙会战中,胡于信虽然多处负伤,但幸运的都是轻伤。因此,很快就在战区医院得到康复。1943年11月,胡于信又随部队布防常德。俗话说:“铁打的荆州,纸糊的常德”。在澧阳平原的一马平川上,湘北重镇常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扼守三湘四水的门户,中国守军明白常德之争的战略意义,决心在这里筑起新的血肉长城。

11月2日,在日军空中轰炸之后,整座常德城狼烟四起、火光冲天,残墙断垣上血肉横飞。然而,英勇的中国军民众志成城,坚不可摧,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胡于信所在的部队在鼎城区整整坚守了一个半月。随着鬼子一次又一次的集结冲锋被打退,守军的物资也异常吃紧,刚开始还弹药充足,随着战事向纵深发展,补给越来越成问题,外面的援军无法与城内里应外合,没有制空权也不能空投物质,补给辎重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到12月18日,日寇终于攻破城池。然而,中国守军依然没有撤退,与敌人逐街逐巷地拼刺刀,进行肉博战。

胡于信参加巷战整整3天。12月19日凌晨,趁日本鬼子还在宿营,胡于信和战友们将最后的几枚手榴弹扔进敌营,炸得日本鬼子屁滚尿流鬼哭狼嚎。只要一露面,胡于信和战友们就挥舞大刀,一刀砍一个人头,你死我活!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用燃烧弹封锁住江面,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队在常德施放毒气和细菌,犯下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在这次战斗中,胡于信深负重伤,肩胛中过一枪,右脚被鬼子刺伤。由于轰炸城墙时炮火惨烈,震坏胡于信的耳膜,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他的后半生,尤其到了晚年,因自己耳背担心别人听不清楚,和人谈话嗓门都很大。最后几乎耳聋。

再一次在战区医治好伤以后,胡于信后来还随部队在家乡附近的宜都茶园寺、五峰仁和坪以及鄂西湘西等地参加过大小近十次抗日战斗,最远到浙江金华。他的英勇战斗,获得了部队颁发的英雄勋章。

在一次又一次血的战斗中,部队被打散了。久寻部队不着,胡于信一路逃荒回到老城镇金闸老家,从事补锅匠谋生。这种行走江湖的职业,不仅使他对周边地区的山水、道路、风俗十分熟悉,而且对当地的地方民团、土匪等方面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解放前夕,胡于信受到中共松(滋)枝(江)宜(都)县委的关注,开始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为中共地下党传递情报,最远的送到过沙市。松滋一解放,他就担任澌洋乡第一任乡民兵大队长,参与领导了当地的清匪反霸斗争。1963年,他唯一的男孩(排行第五)出生,胡于信起名时特地镶入一个勇敢的“勇”字,像他当年在战场上的神勇表现一样,像岳飞母亲寄寓“精忠报国”一样,希望延续英勇无比的精武精神。此后,胡于信长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晚年他特别喜欢看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常常情不自禁地唱昔日的军歌;他也爱讲抗日战争的故事,讲起牺牲的战友和惨烈的战斗场面,常常潸然泪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当年的奉献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样他的鲜血也就没有白流。看到祖国现在发展得这么好,看到人民军队钢铁长城这样威武雄壮,今年已经92岁的胡于信,其晚年充满欢乐。

(原载《抗日烽火映松滋》)

曹其华曹其华

曹其华,男,1962年6月出生于老城横堤村,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室主任,先后任松滋市文联主席,洈水杂志社社长、主编。现任松滋市文广局党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