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gmingwang.com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老城趣事

展开地图,你会惊奇地发现,无论是历史上的老城(或上明城),还是当今的老城,上北下南,居其顶端。昔日之老城,犹如一把展开的扇面山水画,县治老城就是这把扇子的轴心。古代交通依托黄金水道,从这里出西门上达松滋口、宜都、宜昌经巫峡入巴蜀;下到涴市、沙市、武汉、安庆、铜陵至南京和上海。还可入松滋河南行去划子嘴,经公安县入洞庭湖。

今天的老城就似一把展开了的檀香扇,纵然比过去面积小了许多,但依旧清香四溢。现在乘车东行经新老公路、朱陈公路东至荆州火车站,西至松滋火车站和宜昌飞机场,南至西斋火车站或上江南高速,出北门过代家渡经百里洲到枝江火车站。汽车、火车(动车)、飞机,地面飞奔,空中翱翔,想去哪就去哪。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自行车还是稀罕物和奢侈品的岁月,安步当车是家常便饭。我的大姑家在涴市魏家堤,从老城东行至涴市算是幸运的,从龙头桥上皇堤经朱家埠在大口坐渡船过河到达涴市地段,步行得花3个小时,现在骑摩托车可就省时多了。我二姑家在陈店白虎岭,若从老城西行可就惨了,你得出南门经五里墩、大山坡下七里冲走石桥到陈店,到了陈店再走复兴店过凉水井才到白虎岭,爬山过岭走的都是崎岖山路、羊肠小道,半天才能到达。陈老公路(正在施工中的国家二级公路)修通后,开轿车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俗话说: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如今村村通,公路通到家门口。试想,我们的祖先,乃至祖辈,或是父母,在那举步维艰的年代,真是苦了他们。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又赶上了喜迎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好时光。

展开扇面画,你还会惊奇地发现,北枕长江,卧其龙床,昔日之老城酷似一盏靠壁的油灯。壁是长江,灯是老城(上明城)。人们常说,灯下黑(现在电灯不可能)。试想县治都上明,城墙边,城东北来洲、江心、新华、芦洲、芦尾、金闸、碑亭等近50平方公里的沼地泽国却不属其领地。真是近在咫尺,却属枝江,直到如今,江心仍有8户枝江县农户常年居住,在此劳作。这就真的应了舍近求远的说法。出东门自龙头桥上皇堤经朱家埠至大口坐渡船到涴市,米积台、沙道观、八宝。向南行有划子嘴(新江口),磨盘洲(南海)、纸厂河、杨林市、西斋、街河市等称之南五场,与公安和湖南盐井相连;往西走则是桃岭、陈店、麻水、王家桥、斯家场、刘家场、冯家窑、桃树,卸甲坪等与宜都、五峰和湖南石门接壤,有多远,不说都知道,地处最南端的江西观(卸甲坪土家族自治乡)离老城近200里,海拔851.1米,可算是松滋的喜马拉雅山。

今天的老城也曾有段灯下黑的历史,只不过方位有了改变。原来是东北方,现在都是西南方,出南门是鸣凤山、宝塔山、柏杨树、白龙埂。上世纪七十年代鸣凤、宝塔合并为宝塔村,柏杨树(同心)、青林(白龙埂)合并为白龙埂村,它们紧依老城,甚至老城古八景就有两景(鸣凤山、云联塔)在城旁相视而立,却不属老城。直到1975年宝塔才从陈店划归老城,白龙埂则是1987年第七次体制变更才脱离陈店归属老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2005年宝塔、白龙埂两村并为一体,称之白龙埂村,老城辖地面积则由原来95.25平方公里扩大至118平方公里。至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老城展现在世人面前,伸开双臂迎接小康社会的到来。

向光荣向光荣

向光荣,男,1949年6月出生于松滋老城白龙埂村,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政工师,松滋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老城公社财贸总支干事、党委组织干事、组织委员、党委副书记,区(镇)党委副书记、第九、十届人大主席,松滋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从事组织人事工作30年之久,长期分管党群、科教文卫和计划生育工作。现退休,终身结缘于老城,服务于老城。出任本文集总编。